2025年高考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涵盖考试模式、录取机制、评价体系及外语考试等核心内容:
一、考试科目与模式改革
科目组合调整 - "3+1+2"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物理或历史选1门(满分100分),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每科满分100分,采用等级赋分制)。
- 跨学科组合允许:部分省份取消文理分科限制,支持"物理+生物+历史"等跨学科搭配。
英语考试改革 - 实行"一年两考",听力、口语占比提升至35%,引入AI口语评测。
二、学业水平考试改革
考试结构
- 含合格性考试(高二、高三各1次)和选考科目考试(高考后进行),合格性考试为毕业依据,选考科目计入总成绩。
赋分制调整
- 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提高成绩可比性。
三、录取机制改革
"两依据、一参考"模式
- 以统一高考成绩和选考科目成绩为依据,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取消批次划分,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高职分类招生
- 部分高职院校允许学生凭学业水平考试和职业倾向测试成绩直接录取,无需高考。
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
评价内容
- 涵盖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劳动实践等五个维度。
评价方式
- 采用写实记录、自我陈述、教师评语、同伴评价等,确保评价真实性。
五、其他关键调整
命题特点: 语文、数学、外语全国统一命题,其他科目由地方自主命题,注重考查基础能力与创新应用。 考试时间优化
以上改革旨在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多元化录取机制促进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