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考试科目主要分为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和实践课四类,具体如下:
一、公共课(必考)
基础理论类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为所有专业必考科目,其中英语可通过选修课替代。
理工类专业补充
- 需额外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二、专业课(核心)
数量与内容: 8-10门,由主考院校根据专业要求设置,涵盖专业基础理论、技能等,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示例
三、选修课(灵活选择)
3-5门,考生可根据专业方向和学分要求自主选择,部分专业需通过换考课程替代英语二。
四、实践课(部分专业必考)
包括课程设计、实习、技能考核等,如汉语言文学专业需外语听说考核,设计类需提交设计作品。
五、换考课程(英语替代)
针对英语基础薄弱者,可多考3-5门其他课程替代英语二学分。
总结:总科目数通常为12-16门,具体因专业而异。公共课为通用基础,专业课和选修课体现学科特色,实践课则强化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