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汉字是 甲骨文,其具体信息如下:
历史地位 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距今约3600-3800年,主要出现在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前11世纪)的龟甲和兽骨上。
文字特征
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方法,结构对称稳定,是汉字书法的早期形态,为后世金文、大篆等字体奠定了基础。
发现与意义
19世纪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揭示了商代占卜文化及社会历史,是研究古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历史争议
部分研究认为汉字起源可追溯至6000年前的象形文字(如陶器上的刻画),但甲骨文因系统完整性和可考性被公认为最早成熟文字。
总结:
甲骨文作为最早成熟汉字,兼具历史价值与文字学意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