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汉字(日语汉字或日文汉字)在含义上与中国汉字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特点如下:
汉字来源与分类 - 日本早期无文字,曾全面采用中国汉字。现代日语汉字分为两类:
- 当用汉字:
1946年文部省规定的1850个常用汉字,如「新聞」(报纸)、「安心」(心情平静);
- 和制汉字:日本独创的汉字,如「踏切」(道口)、「娘」(女儿),与中国汉字无直接对应关系。
含义差异与用法特点 - 部分汉字含义不同,例如:
- 中国「新闻」→ 日语「新聞」(报纸);
- 中国「娘」→ 日语「娘」(女儿);
- 中国「安心」→ 日语「安心」(心情平静)。 - 日语汉字常与假名组合使用,形成词组,如「手紙」(信件)。
数量与简化
- 现代日语常用汉字约2136个,1946年曾扩大至5万字,但实际使用量大幅减少。日本未采用中国汉字简化方案,部分汉字保持繁体形式。
总结:
学习日语汉字需注意其与中文汉字的差异,结合词义、发音及上下文分析,避免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