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合规行医需满足以下核心要求,结合不同途径和规范进行具体操作:
一、取得合法执业资格
医师资格考试 通过国家统一的中医执业资格考试,取得中医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
中医老专长资格
非医学专业背景者可通过中医师承、中医确有专长或中医专长医师考核,满足5年临床实践年限等条件后申请执业注册。
二、注册与机构要求
注册登记
在取得执业证书后,需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申请注册,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医疗机构资质
若独立执业,需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若在医疗机构执业,需确保机构具备《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完成备案。
三、规范执业行为
遵守法律法规
严格遵循《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禁止超范围行医、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医疗规范操作
按照《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规范诊疗流程,确保医疗安全。
患者权益保护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提供清晰医疗信息,妥善保管医疗文书,及时处理医疗纠纷。
四、持续专业发展
继续教育
定期参加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更新医疗技术,通过执业医师定期考核。
执业范围管理
根据资质证书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如需扩展需重新申请执业范围。
五、法律责任与风险防范
违规后果
未取得执业资格或超范围行医可能面临罚款、吊销执照甚至刑事责任。
保险与纠纷处理
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补充说明
非医疗机构行医限制: 推拿馆、养生馆等非医疗机构不得直接开展诊疗活动,需通过师承或确有专长考核。 无学历者路径
建议根据自身背景选择合法途径(如执业考试或师承),并全程规范执业,以降低法律风险并保障医疗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