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中家长的责任主要体现在监护职责履行、法律后果承担及教育引导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监护职责履行
日常看护与教育
家长需依法履行监护职责,关注孩子情绪变化,建立安全情感依赖,通过沟通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
行为监管与干预
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参与或实施欺凌行为,若因疏忽导致伤害,需承担相应责任。
二、法律后果承担
民事赔偿责任
若孩子实施欺凌造成受害者身体或经济损失,监护人(父母)需承担侵权责任,赔偿费用优先从孩子财产中支付,不足部分由监护人承担。
刑事责任
极少数情况下,若孩子行为构成犯罪(如故意伤害致轻伤以上),父母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三、教育引导责任
品德培养
通过言传身教传递尊重、包容等价值观,预防欺凌行为发生。
心理支持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教会应对压力和冲突的正确方式,避免因心理问题引发暴力行为。
四、社会协同责任
家长需配合学校、社区等各方,共同构建反欺凌环境,例如参与家校沟通、支持学校治理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