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内码是计算机内部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汉字的编码方式,其核心特点如下:
一、定义与作用
存储与处理核心 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运算和传输时所使用的二进制代码,是汉字信息处理的核心载体。
与外码的转换
输入的汉字外码(如拼音或笔画码)需通过输入法转换模块转换为内码,才能被计算机识别和处理。
二、常见编码标准
国标码(GB码)
- 结构: 汉字内码=国标码+8080H(十进制1280),用于简体中文系统。 - 局限性
扩展内码 - 结构:
国标码+8080H(或8020H),用于扩展汉字集。
Unicode(UTF-16)
- 结构: 采用双字节编码,简体中文通常为16位(2字节),繁体中文可能扩展至32位。 - 优势
三、码长与存储
码长:现代系统(如Windows、Linux)普遍采用16位(2字节)编码,部分系统可能使用32位(4字节)。
存储效率:通过双字节编码,在简体中文环境下可节省约33%的存储空间。
四、与字形码的区别
字形码:用于显示汉字的图形信息(如宋体、黑体等),与内码的存储功能不同。
总结
汉字内码是计算机处理汉字的基础,其设计需平衡存储效率与兼容性。随着技术发展,Unicode已成为主流编码标准,而国标码等传统编码逐渐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