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采用二进制编程的核心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四点,涵盖硬件特性、编程效率、数据表示及国际标准等方面:
硬件电路基础 PLC内部由开关电路组成,仅支持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状态,直接对应二进制的0和1。这种硬件特性决定了二进制是PLC最自然的信号表示方式,便于实现输入输出控制。
逻辑运算效率
二进制逻辑运算(如与门、或门、非门)与PLC的硬件结构高度匹配,运算速度最快。相比其他进制,二进制能减少转换开销,提升程序执行效率。
数据存储与通信
PLC的输入/输出、中间变量及通信协议均基于二进制。例如,数据寄存器采用16位或32位二进制形式,位操作(位移、取反)也需二进制基础,从而优化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程序可读性。
国际标准与兼容性
PLC编程遵循IEC 61131-3标准,其中逻辑图(LD)、功能块图(FBD)等语言均基于二进制设计。采用统一进制确保了不同厂商设备间的程序兼容性和可移植性。
总结:
二进制是PLC实现高效控制、节省资源并符合行业标准的基石,其应用贯穿硬件逻辑、编程效率及数据交互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