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期末计量的核心方法是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同时结合其他常用方法进行核算。具体如下:
一、核心计量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基本原则 存货期末价值取实际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较低者。若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计算
- 产成品: NRV = 估计售价 - 估计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 - 原材料
- 若生产产品可变现净值 > 成本,按成本计量;
- 若生产产品可变现净值 < 成本,按原材料自身NRV计量。
二、其他常用核算方法
先进先出法(FIFO) 假设先入库存货先发出,期末成本按最早购入价格计算,适用于物价持续上涨场景。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以本月全部收货成本加月初存货成本为权数,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再确定发出及结存成本。
加权平均法
分期计算存货成本,适用于存货流动性较强的场景。
三、注意事项
方法选择: 不同方法适用于不同业务场景,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如FIFO在物价上涨时更合理); 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