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高的士兵可根据其军衔和身份获得相应的称呼,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大学生士兵
义务兵
大学生入伍时通常以义务兵身份服役两年,期间表现优异者可晋升为士官。
大学生士兵
完成学业后参军者,既保留大学生身份又服役于军队,可通过考试晋升学历层次(如考取军校)。
学员兵
通过军校考试并转型的士兵,在校期间保持学员身份,实习期间发放学员工资。
二、士官与军官
士官
通过考核晋升为士官(如上士、中士等),适用于基层作战和专业技术岗位。
军官
通过军事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并完成学业后,可直接晋升为军官(如少将、中校等)。
三、日常称呼习惯
职务称呼
军队内部通常以职务称呼为主,如班长、连长、营长等。
军衔统称
下级对上级、士兵对军官互称“长官”,职务相同者可冠以职务名称(如王连长或团长同志)。
四、其他说明
古代士兵称呼
若涉及历史类话题,古代士兵有“一品”“二品”等爵位体系,与现代军衔制度不同。
国际惯例
外国军队多按军衔称呼(如“莱特中尉”),中国军人通常优先使用职务或军衔名称。
综上,学历高的士兵主要称为“大学生士兵”(涵盖身份阶段)或具体军衔(如士官、军官),日常交流中多以职务或军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