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灭汉字”的主张,需区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观点:
李世宗大王(朝鲜)的立场 朝鲜第四任君主世宗大王在位期间,主张废除汉字以消除外来文化影响,提升民众文化素质。他认为这是民族文字自主性和创造精神的重要原则,旨在解决普遍文盲问题,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鲁迅的激进观点
鲁迅在20世纪初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激进主张,认为繁复的汉字是文化落后的根源,主张用表音更简单的拉丁文替代。这一观点源于对国家积贫积弱现状的强烈反思,但被后世评价为理论与现实脱节。
总结:
两者主张均源于对文化自主性的追求,但背景、目标和方法存在显著差异。朝鲜的立场更侧重民族文字独立,而鲁迅的观点则聚焦于文字改革以救亡图存,但均未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