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字考试主要考查以下内容,涵盖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及规范意识:
一、基础题(字音、字形、笔顺)
多音字辨析:
如“责”(zé/zhài)、“志”(zhì)等。
形近字区分:
如“日”与“目”、“辩”与“辨”等。
笔顺规范:
如“山”(竖折/竖、短竖)、“天”(横、横、撇、捺)等。
二、应用题(成语、词语、句子)
成语错别字:
如“以身作责”应为“以身作则”。
词语规范:
如“家俱”应为“家具”,“陷井”应为“陷阱”。
句子改错:
如“必竟人是必需”应为“毕竟人是必需”。
三、规范意识题
公共服务用字:
如公章、招牌需使用规范汉字,禁止繁体字、异体字及错别字。
政策法规:
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以规范汉字为教学用字,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
四、综合题(查字典、组词)
查字典应用:
如“辩”(bàn)和“辨”(biàn)的组词。
规范汉字表应用: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判断词组用字是否规范。
五、实践题(书写规范)
考查汉字书写规范性,包括结构、笔画顺序及整体布局。
总结:考试注重字音、字形、用字规范及应用能力,需结合法律法规和实际场景进行判断。建议重点复习多音字、形近字、成语及公共服务用字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