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学后家长防护需从健康监测、防护用品准备、行为规范及应急处理四个方面入手,具体措施如下:
一、健康监测与报告机制
每日健康检查 每天早上为孩子测量体温,观察精神状态、咳嗽、乏力等症状,若发现异常(如体温≥37.3℃或持续咳嗽),立即暂停上学并报告学校。
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孩子每日健康状况,包括体温、是否接触过确诊人员等,便于学校追踪和管理。
二、防护用品与物资准备
基础防护装备
为孩子配备口罩(建议选择适合儿童脸型的医用外科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并教会正确使用方法。
备用物资
准备体温计、防护用品收纳袋等,确保应急时能及时响应。
清洁消毒工具
为孩子准备消毒湿巾、便携式消毒剂,用于日常手部消毒和物品表面清洁。
三、行为规范与习惯培养
个人卫生习惯
教导孩子养成勤洗手(七步洗手法)、不用脏手揉眼抠鼻等习惯,使用过的口罩及时更换并集中处理。
社交距离与通风
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避免拥挤场所;教室保持通风,必要时使用新风系统。
减少不必要接触
优先选择步行、骑行或私家车上下学,若乘坐公共交通需佩戴口罩并避免触碰公共物品。
四、应急处理与心理支持
制定应急方案
若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立即安排居家休息并就医,同时通知学校调整学习安排。
心理疏导
复学初期孩子可能因分离焦虑产生抵触情绪,家长可通过沟通、鼓励参与兴趣活动等方式缓解其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配合学校管理
遵守学校防疫规定,如佩戴口罩、分批使用卫生间等,配合开展体温检测、消毒等工作。
附:其他注意事项
营养与作息: 保证孩子饮食均衡、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疾病预防
通过以上措施,家长可有效降低孩子复学后的健康风险,同时为学校防疫工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