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访或家长会,家长可以向老师提出以下分类问题,以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并促进家校合作:
一、了解孩子在校表现
学习情况 - 孩子近期的考试成绩如何?
- 在哪些学科上有进步或困难?
- 课堂表现如何(参与度、专注力等)?
行为习惯
- 日常作息规律吗?(如睡眠、饮食)
- 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
- 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怎样?
社交与情绪
- 与同学的关系如何?是否参与集体活动?
- 最近情绪波动较大吗?
-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是否顺畅?
二、探索教育方法与资源
教学反馈
- 您对老师的教学方式满意吗?
- 认为老师可以如何改进?
- 是否有建议或资源需求?
课外活动
- 参与了哪些兴趣班或社团?
- 这些活动对孩子的成长有何影响?
- 家庭如何支持课外发展?
学习支持
- 家庭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 是否有特殊教育需求?
- 学习辅助工具或资源是否充足?
三、关注家庭环境与支持系统
家庭氛围
- 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如何?
- 是否存在影响学习的矛盾或压力?
- 家庭成员如何分工协作教育孩子?
未来规划
- 对孩子的职业兴趣有何了解?
- 是否有初步的职业规划?
- 家庭如何提供长期支持?
沟通与反馈
- 希望学校提供哪些帮助?
- 定期沟通的频率和方式建议?
- 对家访活动的反馈意见?
建议:
提问时注意语言表达,避免指责性语言,以开放性问题为主,鼓励老师分享具体案例和解决方案。家校合作需要双向沟通,通过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形成教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