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8000年前已出现原始符号,而最早成熟的文字体系(甲骨文)形成于商代晚期。具体发展阶段如下:
原始符号阶段(8000年前) 安徽贾湖遗址、甘肃大地湾遗址等出土的刻符,表明中国汉字可能起源于8000年前,用于记录生产生活信息。
早期文字萌芽(7000年前)
安徽双墩遗址发现的700多个文字,比伏羲传说中的文字早2600多年,进一步证实汉字起源时间。
成熟文字体系(商代晚期)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可确认的最早成熟汉字体系,距今约3600-3500年,包含约3000个字汇,主要用于占卜记录。
夏代文字推测(4000年前)
部分研究认为夏代早期(约4000年前)已出现会意文字,但缺乏确凿实物证据,仍属推测阶段。
总结:
中国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8000年前,但最早成熟文字(甲骨文)形成于商代晚期,夏代可能已有文字雏形。这一发现改写了传统认知,证明中华文明文字历史远早于西方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