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审核合同的核心在于识别财务风险、确保合规性并优化资金管理。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点:
一、合同基本信息审核
交易对手资质
核实对方公司名称、税号、地址与营业执照一致,检查是否具备相关行业资质(如餐饮需食品证)。
合同条款合规性
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国家法规及公司财务政策,明确履约风险及效益目标。
二、财务核心条款审核
金额与税务
- 核对金额是否含税,区分大小写是否一致,计算是否准确。
- 明确税负承担方及税率,确保发票类型(专票/普票)与业务匹配。
付款条款
- 审查付款方式(如电汇优先)、时间节点及比例,确保与信用政策一致。
- 优先选择分期付款,合理设置预付款比例(如设备采购不超过30%)。
结算与发票
- 核对收款账户信息是否一致,结算方式符合企业规定。
- 确保发票内容与合同一致,避免虚开发票风险。
三、风险与效益评估
现金流分析
评估合同是否满足“收入>成本+税费+执行成本”的盈利底线,测算资金占用成本。
税务风险防范
通过价税分离降低印花税基数,避免因税率变动引发纠纷。
四、操作规范与流程
内控审核
- 合同金额超5万元需财务会签,超预算需管理层审批。
- 建立《合同审核指引》,明确财务介入节点。
第三方合作审核
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对方资质,避免与失信企业合作。
通过以上步骤,财务人员可有效识别合同中的财务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与合规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