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补贴的申请流程根据地区政策有所不同,但整体流程可分为单位申报、人员申请、审核拨付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一、单位申请流程
资格条件 - 见习单位需为依法注册的社会组织或企事业单位,具备良好信誉且无不良信用记录,能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 见习岗位需符合当地产业需求,且技术含量、岗位数量等符合规定。
提交材料
- 基础材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见习岗位信息表、见习管理制度等。
- 补充材料:见习人员花名册、见习协议、银行账户信息等。
审核与公示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对单位材料进行初审,通过后进行公示,无异议后认定为就业见习基地。
二、人员申请流程
报名条件
- 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或16-24岁失业青年,需通过见习单位发布的岗位信息报名。
提交材料
- 基础材料:身份证、毕业证、就业创业证或失业登记证等。
- 补充材料:个人简历、见习协议意向书等。
签订协议与上岗
- 通过审核后,与见习单位签订见习协议,正式上岗并接受培训。
三、补贴申请与拨付流程
单位申报补贴
- 见习期满或人员终止见习时,单位需提交补贴申请材料,包括人员名单、考核鉴定表、生活补助发放凭证等。
- 不同地区对补贴发放时间有要求,例如:
- 西安:次月1日起发放补贴;
- 芜湖:补贴与考核留用率挂钩;
- 泉州:见习期满后统一申请。
审核与拨付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材料,符合条件的补贴资金将拨付至单位银行账户。
四、注意事项
地区差异: 具体材料、流程及补贴标准因地区而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人社部门(如贵州、西安、芜湖等)。 终止条件
保险要求:部分地区要求为见习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如30元/月/人)。
以上流程综合了多个地区的政策要点,实际操作中需以当地最新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