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协议的签订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协议法律效力和自身权益:
一、签订前准备
领取协议
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一式三份),确认协议编号及个人信息是否与档案材料一致。
仔细阅读条款
重点关注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薪资待遇、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避免因信息误差引发纠纷。
二、签订流程
毕业生签字
填写“毕业生情况及意见”部分,确保信息真实完整,并签名。
用人单位签章
用人单位需在协议上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同时注明档案接收地址和户口迁移地址。
学校审核签章
协议书需经学校院系和就业指导中心审核,确保单位资质和协议内容合规,最后由学校盖章。
三、特殊注意事项
三方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三方协议是就业意向书,非劳动合同,仅对三方具有约束力;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法律文件,自用工之日起生效。
户口及档案管理
明确约定单位是否接收档案、迁移户口,填写准确地址。部分单位需报上级部门审批。
违约金条款
协议中可约定违约金金额,建议通过协商降低过高数额,避免因违约金纠纷影响就业。
解约流程
若需更换单位,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原单位解约,重新签订三方协议。
四、后续步骤
档案转移
携带协议、毕业证书等材料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或单位办理档案转移手续。
信息录入系统
将协议信息录入学校就业管理系统,确保与《就业推荐表》等材料一致。
五、法律保障
若用人单位违反协议(如未按时发放工资、不办理入职手续),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维护权益,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纠纷。
建议签约时保留协议副本,遇到问题及时咨询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法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