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攻坚行动的总结,需要从目标完成情况、具体措施、成效评估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总结框架及示例内容:
一、 目标完成情况
就业规模 截至2023年6月,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84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0%;失业人员再就业19人,完成10人的126.67%。
重点群体帮扶
- 高校毕业生:认定3个就业见习基地,完成3个基地的100%任务;组织N场招聘活动,服务企业超万户次。
- 就业困难人员:开发公益性岗位57个,完成50个目标的114%。
其他指标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5%以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亿元。
二、 主要措施
民生工程推进
- 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57个)安置就业困难群体,同时组织务工转移和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 实施“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工程,确保贫困家庭社会就业人员转移就业。
政策支持与平台建设
- 开展“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及线上线下招聘会,推进校企精准对接。
- 实施高校书记校长“百城千园访企拓岗”行动,拓展就业岗位资源。
产业与创业扶持
- 结合“全域旅游+就业”工程,通过产业项目解决一批就业问题。
-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亿元,支持青年创业。
三、 成效评估
就业质量提升: 新增就业人员中,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提高15%,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稳定性增强。 贫困群体帮扶成效
社会影响:累计培训超万人次,覆盖贫困县镇,获得省级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四、 经验与教训
精准施策:需根据地区产业特色调整就业方向,如旅游产业与就业岗位的关联性。
部门协同:教育、人社、旅游等部门需加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动态管理:建立就业监测机制,及时调整帮扶措施以应对市场变化。
五、 未来展望
持续优化政策:
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审批流程,降低创业门槛。
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高校与龙头企业合作,建立长效就业机制。
拓展就业渠道:
利用数字平台开展“云招聘”,覆盖更多偏远地区。
以上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建议结合具体数据、案例及政策文件进行补充和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