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催促公司签订就业合同的合法途径及注意事项:
一、书面催告
正式通知函模板 参考法律文书模板,明确列出双方基本信息、合同签订期限、未签合同的后果等条款。例如:
```
尊敬的[公司名称]: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双方已建立劳动关系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现正式催促贵公司自收到本函之日起30日内签订劳动合同。
若逾期未签,我将依法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双倍工资差额。
附:工资记录/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证据材料
请贵公司及时处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公司名称]
[日期]
```
通过邮件或挂号信发送,保留发送凭证。
补充说明与证据附上
在通知函中附上工资条、工作证、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的材料,增强说服力。
二、协商与投诉
友好协商
以书面或面谈形式与公司沟通,强调签订劳动合同对双方权益保障的重要性,要求公司合理期限内签订。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若协商无果,可向公司所在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证据材料说明情况。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公司限期签订合同。
三、法律救济
申请劳动仲裁
作为最后手段,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提交劳动合同争议仲裁申请书、证据材料(如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并明确要求公司签订合同或赔偿双倍工资差额。
注意事项
时效性: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未签合同的,劳动者可主张双倍工资差额,仲裁时效为1年。 证据收集
避免自行处理:如通过熟人盖章等方式规避法律程序,可能影响证据效力。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维护自身权益,又能避免因程序不当导致证据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