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就业系统填报需根据不同省份和就业类型规范操作,以下是通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系统登录与信息绑定
微信小程序入口 打开微信,扫码或搜索对应省份的就业平台小程序(如“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或“安徽省大学生就业平台”),填写个人信息并绑定学籍。
账号注册要求
需提供院校、学号、身份证号等基础信息,确保与学籍信息一致。
二、就业类型选择
常见就业类型
- 签就业协议:
适用于未签劳动合同的应届毕业生,需填写单位全称、地址、代码等。
- 签劳动合同:已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毕业生选择,注意实习协议等非劳动合同类型。
特殊就业类型
包括应征义务兵、国家基层项目(如三支一扶)、境内升学等,需在系统中对应选项勾选。
三、关键信息填写要点
单位信息
- 单位名称需填写全称(含具体到分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需通过官方平台查询。
- 单位地址不可选择“市辖区”,需精确到区/县/街道。
档案与联系方式
- 档案去向一般选择“回生源地”,异地就业需提供接收单位函。
- 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需为本人常用且唯一的联系方式。
四、审核与修改注意事项
信息审核
填报前需与用人单位确认协议内容,信息一经提交不可修改。
状态更新
根据实际就业进展在系统中更新状态(如“就业已签约”“自主创业”等)。
五、注意事项
升学、出国等特殊类型需在系统中选择对应选项(如“升学”“出国”)。
填写工资薪酬时,建议以单位实际发放为准,若未明确则填写估算值。
建议优先参考目标省份就业平台的最新指引,确保信息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