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创业成绩的计算方式因考核主体和考核周期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培训类成绩计算(以创业培训为例)
考核维度 - 理论知识:
创业理念、政策法律等(满分100分)
- 实践项目:店铺/网店开设、装修等(满分100分)
- 能力提升:创业勇气、团队协作等(满分100分)
- 综合评定:根据各维度得分计算总分。
二、学校考核体系(以二级学院为例)
考核周期 - 以学期为单位,学年成绩为两个学期平均值。2. 成绩等级
- 优秀(≥90分)、合格(70-89分)、基本合格(60-69分)、不合格(<60分)。3. 应用范围
- 成绩纳入学院领导绩效考核体系。
三、毕业生就业创业实效评估
核心指标
- 创新创业实效: 校级/国家级竞赛获奖(每项加5-10分)、创业基金支持(每项加5分)、社会声誉(省级/国家级项目加6-10分)。 - 就业实绩
四、学校就业工作考评
基本项 - 组织领导:
成立领导小组(1分)、专题会议(4分)、工作计划(5分)。 - 工作绩效:就业证明资料完整性(满分10分)、毕业生就业率真实性(满分15分)。
总结:就业与创业成绩需结合具体考核场景,培训类侧重过程与能力,学校考核注重等级与体系应用,毕业生评估聚焦实效与社会贡献,学校工作考评则强调组织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