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表格填写需根据具体类型(如高考志愿、培训志愿等)调整,以下是通用模板结构及注意事项:
一、通用模板结构
个人信息
- 基础信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户籍地址等
- 教育背景:毕业学校、专业、学历、证书编号等
志愿选择
- 院校志愿:按优先级列出目标院校名称及专业,需填写全称且避免缩写
- 专业志愿:对应院校的选修专业,需注明学制(如3年制、4年制)和学位类型(学士/硕士)
其他信息
- 特殊类别:是否报考艺术/体育/师范/军事等特殊专业
- 附加说明:特长、加分项目、获奖经历、调剂意愿等
二、注意事项
信息准确性
- 所有数据需真实完整,高考志愿需使用统一标准分(如省排名)
- 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需与招生简章一致,避免使用缩写
志愿梯度设置
- 建议第一志愿为最优选项,后续志愿形成合理梯度(如“冲稳保”策略)
- 本科志愿通常不超过3所,专科不超过3所
格式规范
- 按指定行列排版,保持整洁易读,避免语法错误
- 填报完成后需核对信息并签字确认
三、示例模板(以高考志愿为例)
基本信息
- 姓名:张三,性别:男,出生日期:2003-01-01,身份证号:110101198001011234
志愿选择
-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年制,学士)
- 第二志愿:清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4年制,学士)
其他信息
- 特长:计算机编程,加分项目:省级奥赛一等奖
> 提示:具体模板需参考目标机构或招生简章要求,不同省份可能有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