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就业帮扶记录的撰写,可参考以下结构与内容要点:
一、记录基本信息
帮扶对象 包括姓名、年级、学科及当前就业状态(如求职中、已入职等)。
帮扶时间与地点
记录具体时间段(如2024年10月1日,上午9:00-12:00)及地点(如XX小学教室)。
帮扶人信息
师徒结对中的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及任教科目。
二、帮扶过程与内容
问题分析与诊断
- 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访谈等);
- 线上/线下辅导中发现的技能短板(如简历修改、面试技巧)。
帮扶措施
- 专业技能提升: 提供简历修改建议、职业规划培训,组织模拟面试; - 资源对接
- 教学辅助:针对学科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分享课堂管理经验。
活动记录 - 详细记录每次辅导内容、学生反馈及改进情况(如阅读题错误率降低20%)。
三、帮扶效果评估
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面谈了解学生对帮扶的满意度及收获。
业绩指标
- 学生就业率、录用岗位质量;
- 学生技能提升(如竞赛获奖、实习表现)。
自我反思
师徒双方对帮扶过程的总结,明确后续改进方向。
四、记录格式建议
采用表格形式,包含以下列:
日期: 年/月/日; 主题
措施:具体行动描述;
效果:量化成果或学生评价;
后续计划:下一阶段目标。
示例模板
| 日期 | 主题 | 措施 | 效果 | 后续计划 |
|------------|------------------|--------------------------------------------|--------------------------|------------------------|
| 2024年10月1日 | 简历修改工作坊 | 提供修改模板与面试技巧培训 | 学生阅读题错误率降低20% |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讲座 |
通过以上结构化记录,既能体现帮扶的系统性,又能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数据支持。建议每学期末进行一次全面总结,形成帮扶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