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学校体系根据设立主体和功能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中央官学
辟雍 为周天子设立的中央高等学府,位于王都(京师)郊外,是当时最尊贵的教育机构。其建筑群以水为界,形如璧环,兼具祭祀与教育功能。
太学
部分文献提到西周有“太学”,但更权威的记载显示,太学作为中央最高学府的设置始于汉代。周朝可能以“东序”作为最高学府的代称。
二、诸侯国官学
诸侯国为培养贵族子弟设立的教育机构为 泮宫,位于诸侯国都城内,规模相对较小,侧重贵族子弟的品德与文化教育。
三、地方基层教育
乡学
设在城邑郊区,由二十五家为闾、五百家为党组成,分别称为塾和庠,属于初等教育机构。
补充说明
课程设置: 国学(中央官学)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核心,大学侧重道德与政治教育,小学则以基础技能为主。 功能差异
以上分类综合了《礼记·王制》等古籍记载,体现了周朝教育体系“分阶分层”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