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再就业返聘需从合同签订、权益保障、税务处理三方面规范操作,具体如下:
一、合同签订与备案要求
书面协议 返聘时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报酬(含奖金发放条件)、医疗、劳保待遇等,避免口头承诺。
备案手续
- 街道/社区需携带身份证、退休证、体检报告办理返岗备案(如上海静安区要求)。
- 特殊工种(如高空、高温岗位)需单位提交《超龄用工安全承诺书》。
二、权益保障与争议处理
同工同酬原则
返聘人员与在职员工享有平等报酬权,用人单位不得因年龄或退休状态克扣待遇。
维权途径
- 协商解决:优先与企业沟通,要求书面解释拒付理由。
- 劳动仲裁:时效1年,仲裁不成的可向法院起诉。
- 适用法律:返聘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调整,适用《民法典》。
三、税务处理与社保政策
税收政策
- 返聘收入纳入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月收入8000元起按3%-45%税率缴税。
- 三类模式差异:劳务关系按次结算(月收入800元内免税,超部分预扣),劳动关系代扣五险一金,个体经营年收入10万元以下免税。
社保与工伤保险
- 返聘期间企业需缴纳工伤保险,返聘人员领取养老金不影响养老金调整。
- 部分省市允许返聘人员自愿补缴医疗保险。
四、注意事项
健康评估: 返聘前需全面体检,确保能胜任工作强度。 协议条款
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可有效保障返聘老人的劳动权益与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