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搜索结果,插班生就业协议的填写需遵循以下规范,确保信息准确性和法律效力:
一、协议基本信息
合同双方
- 明确标注甲方(学生)和乙方(用人单位)全称,包括单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基础信息。
- 用人单位需提供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等资质证明。
协议生效与终止条件
- 规定合同生效日期(如签订后次日生效)及终止条件(如毕业、解约等),需明确书面说明。
二、培训内容与安排
培训科目与方式
- 详细列出培训课程、课时安排及教学方式(如面授、线上学习等)。
- 若涉及职业资格认证,需注明考核标准及证书获取方式。
三、双方权利与义务
学生义务
- 需遵守学校/单位规章制度,按时参加培训并完成学业/工作任务。
- 明确违约责任(如未按时毕业/退学需承担的赔偿)。
用人单位义务
- 提供合格培训资源及师资保障,按时支付培训费用(如有)。
- 保障学生就业权益,明确录用条件及档案接收流程。
四、协议签署与生效
签署要求
- 双方需加盖公章(用人单位)及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学生需亲笔签名。
- 用人单位盖章需为公章或人力资源专用章,不可使用其他章(如财务章)。
协议变更与终止
- 任何变更需书面申请并双方协商一致,解约需提供解约证明并完成审核流程。
五、注意事项
协议中应明确区分“实习”与“就业”性质,避免使用模糊表述。
建议通过学校就业服务平台或人社部门提供的模板进行起草,确保合规性。
以上内容综合了就业协议与插班生协议的通用要点,具体条款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