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稳就业惠民生的工作成效,综合多地区实践及政策效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总结:
一、稳就业核心成效
就业规模持续扩大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稳定增长,2024年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稳定在5.1%。地方层面如梧州市通过“春风行动”“人才大集”等活动,累计提供岗位超4万个,有效缓解重点群体就业压力。
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力
- 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政策持续推进,4.3万名毕业生参与支教、支农等基层项目;
- 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05.2万人,通过乡村就业工厂、技能培训等渠道实现就业帮扶;
- 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得到缓解,186万多人次通过政策帮扶实现就业。
政策组合拳显成效
各地实施“降、贷、返、补、提”政策组合,如降低失业保险费率1309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4亿元、支持创业担保贷款4697万元等,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二、惠民生配套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基金运行平稳。地方通过提高养老金待遇、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等措施,增强民生保障能力。
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
全国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9600人次,覆盖电工、叉车、病患陪护等20多个工种,提升劳动者就业竞争力。
民生服务精准化
各地推出“金牌就业管家”“春风行动”等精准服务,通过线上线下招聘、用工对接平台,帮助80家企业与490名劳动者实现就业。
三、政策趋势与展望
政策优化与创新: 国务院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的通知》,强调聚焦产业需求、支持创业、强化服务,推动稳就业政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 区域协同发展
综上,稳就业惠民生工作通过政策支持、资源统筹、服务创新等多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未来需持续优化政策组合,提升就业质量与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