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劳动分的具体情况,不同学校存在差异化的评价体系,主要分为课程学分和素养分两种形式:
一、课程学分体系
必修课程学分 多数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程体系,学分要求因学校而异:
- 基础课程:
一般包含2学分,需在前两学年内修满;
- 实践课程:部分学校以1学分/16学时的形式开设(如《劳动教育实践》),另有学校实行“2+1”体系(2学分实践+1学分技能课)。
选修或加分课程 部分学校提供劳动相关选修课程,学分根据课程设置而定。
二、劳动素养分体系
分值构成
劳动素养分通常为10分,包含:
- 劳动意识(30%):对劳动价值的认知;
- 劳动表现(30%):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态度等;
- 劳动实践(40%):实际劳动时长和质量。
合格标准
- 基础学分要求: 每学期修满2.4分(满分2.4分)为合格; - 重修机制
积分获取方式 - 劳动实践分:
每半天义务劳动加0.025分(如校内保洁、公益活动等);
- 其他途径:如义务献血(1次+10分)、担任班干部(每次+0.5分)等。
三、注意事项
学分与评优挂钩:部分学校将劳动学分与奖学金、评优评先挂钩;
认定时间:劳动教育学分通常在每学期初认定,次年1月更新。
建议具体咨询所在学校教务处或学生工作部门,以获取准确的政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