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采用"3+1+2"模式,考生需从物理、历史中选1科作为首选科目,再从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选2科作为再选科目,最终组合成6科/7科(含技术科目)参加考试。具体规则如下:
选科模式 - "3+1+2"模式:
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物理/历史选1科(100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选2科(各100分),总成绩750分。
- "6选3"模式:部分省份(如浙江)增加技术科目,考生从6科中选3科,组合数为20种。
科目要求 - 理工农医类专业:
普遍要求"物理+化学"组合,占比超58%。
- 人文社科类专业:如历史、政治等,无强制科目要求,但需结合专业细分需求。
- 医学类: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要求"物理+化学",武汉大学化学基地班要求"化学+生物"。
组合建议 - 首选科目:
物理覆盖专业范围更广(约40%),但难度较高;历史适合文科生,专业选择相对稳定。
- 再选科目搭配:
- 物理+化学:理工科核心组合,适合计算机、电子工程等。
- 物理+地理/生物:兼顾工科与经济、医学类。
- 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社科方向,适合历史学、经济学等。
注意事项
- 选科前需通过"阳光高考网"等官方渠道查询目标专业具体要求,避免因遗漏科目被拒录。
- 部分高校可能调整选科限制,建议关注招生动态。
总结:
新高考选科以"3+1+2"为核心,考生需结合专业需求和自身能力选择科目组合,物理组合覆盖面最广,但需平衡学习压力与专业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