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投出数是指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实际向高校投递的档案数量。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核心概念解析
计划数
高校在某省的招生计划人数,即高校希望录取的理想学生数量。
投出数
实际向高校提交的档案份数,通常按招生计划数的1.2倍(如120%)或更高比例投档,以增加高校的选择空间。
投档比例
投出数与计划数的比值,常见为1.2:1或更高。例如,计划招生10人,按120%投档比例,则需投出12份档案。
二、运作机制
档案投递规则
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投档比例,从高分到低排序考生档案。若考生分数达到某高校志愿线,该高校即可获得对应档案。- 实际案例
某高校计划招生20人,投档比例为120%,则省级招生部门需向该校投出24份档案,最终录取20人,剩余4份档案作退档处理。
三、与计划数的区别
| 指标 | 定义 | 示例 |
|--------|--------------------------|--------------------|
| 计划数 | 高校招生计划人数 | 20人(如某高校) |
| 投出数 | 实际投递档案数量 | 24人(按120%比例) |
四、注意事项
投出数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计划数,具体取决于报考人数和投档比例。
投档比例一般高于1(如1.2、1.02),但不同省份、高校可能存在差异。
综上,高考投出数是考生档案实际被投递的数量,通过控制投档比例实现“分数优先、择优录取”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