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校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核心思想是通过激发内在动力、培养综合素养和遵循发展规律,帮助孩子实现全面发展。以下是具体建议的总结:
一、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设置“跳一跳可摘的苹果”
通过设定孩子通过努力可达到的目标(如成绩提高10分、掌握新技能),让孩子在挑战中体验成就感。避免过度溺爱导致孩子失去兴趣,例如让孩子参与果园劳作,体验劳动的乐趣后再提供现成的水果。
避免盲目攀比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家长应关注自身孩子的实际能力,设定个性化目标(如13岁前重点培养语言能力),而非盲目追求与他人同步。
二、培养综合素养
关注品德与价值观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品德和三观的塑造。家长需通过言传身教传递积极价值观,例如以身作则规范行为、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
平衡知识与兴趣
避免将孩子视为“装知识的米袋子”,应鼓励探索兴趣领域,如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好奇心,或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创造力。
三、遵循发展规律
把握关键发展阶段
0-6岁需培养习惯,13岁前语言能力敏感期需加强阅读与表达训练,青春期则需注重劳逸结合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调整教育节奏
减少过度安排兴趣班和作业,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建议10小时/天),通过阶段性目标(如每周读完一本书)维持学习动力。
四、家长自我提升
学会适度放手
避免包揽一切,让孩子在尝试中学习失败经验。例如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计划,家长仅提供必要指导。
持续学习教育方法
定期参加家长培训或阅读教育书籍,掌握因材施教技巧,例如根据科目难易调整作业难度。
通过以上方法,复旦附中校长强调家长需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更重视孩子的内在成长需求,帮助他们在知识与人格中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