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向家长提问时,通常会围绕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及家庭环境等方面展开,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情况相关
学习态度与习惯 - 上课是否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 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主动完成?
- 考试成绩波动原因及改进措施?
学习方法与兴趣
- 孩子是否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 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善于提问?
- 课外阅读习惯及兴趣爱好?
二、行为表现与习惯
课堂行为
- 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与同学友好相处?
- 是否存在打断他人或搞小动作现象?
生活习惯
- 自理能力(如穿衣、进餐、如厕)发展情况?
- 作息时间是否规律,能否适应集体生活?
三、家庭环境与支持
家庭氛围
- 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夫妻沟通情况?
- 是否有良好的学习氛围或资源支持?
家长参与度
- 是否定期与老师沟通孩子教育问题?
- 家长能否有效监督作业完成及行为规范?
四、健康与安全
健康状况
- 是否有过敏史、疾病史或特殊需求?
- 日常作息时间是否规律,睡眠质量如何?
安全意识
- 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人身安全意识?
- 家庭中是否注重规则教育?
五、其他重要信息
特殊说明: 如孩子近期转学、家庭变故等; 合作建议
沟通技巧建议:
采用开放式问题,鼓励家长分享具体事例;
倾听家长反馈,避免打断或批评性语言;
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共同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