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行业规范和家校沟通的最佳实践,老师在家长群中需注意以下禁忌:
一、职业形象与规范
避免负面言论 不可抱怨学生基础差、班级管理困难等,此类言论可能引发家长不满或社会舆论争议。
控制信息权威性
未经核实的政策解读、个别案例不能作为群内“官方通知”传播,需确保内容准确。
敏感话题谨慎处理
涉及宗教、政治等敏感内容可能触犯教育系统纪律,需避免讨论。
二、家校关系维护
避免隐私泄露
不可当众嘲讽或公开批评学生,如“难怪孩子这样”,会引发家长羞耻感。
避免全盘否定
语句如“全班就他一个人这样”会摧毁家长信心,触发防御心理,建议采用“个别沟通+集体引导”模式。
避免权力施压
用“再不管就退学”等话施压会激化矛盾,应通过校规程序解决问题。
三、沟通技巧与群管理
避免无关内容
不可发布广告、拉票链接或无关笑话,如养生知识、班级活动拉票等。
避免刷屏干扰
对于重要通知,建议单独沟通;群内回复需控制,避免因刷屏影响信息传递。
避免情绪化表达
暴露学生问题时,应客观描述事实,提出建设性解决方案,而非情绪化指责。
四、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发布规范: 教育局明确禁止在群内布置作业,需通过其他方式通知家长。 回应家长信息
替代方案建议:
个别问题私聊处理,群内仅发布必要通知;
使用模板化群发话术,如“关于XX同学的社交问题,建议家校合作引导”;
定期开展线下家长会,减少群内高频互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