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输出码是计算机中用于汉字显示或打印输出的编码形式,其本质是汉字的点阵字模或字形数据。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定义与别称
汉字输出码是汉字从计算机内部存储结构转换为可显示或打印的图形表示的编码方式,也被称为 字形码或 字模码。
二、与输入码的区别
输入码:
用于将汉字输入到计算机中,例如拼音码(如"zheng"对应编码)、字形码(如五笔字型码)等。
输出码:
用于将存储的汉字信息转换为显示或打印的图形,即字形码。
三、实现方式
汉字输出码通常以点阵形式存储,每个汉字由固定行数和列数的点阵组成。例如,32x32点阵的汉字字形码会占用128个字节(每行32/2=16字节,共32行)。通过读取字库文件(如HZK32),计算机可将点阵数据转换为文本形式输出到屏幕或打印机。
四、相关概念
字模:是点阵数据的物理表现形式,通常以二进制文件存储(如HZK32文件)。
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存储汉字时使用的编码(如GB2312、UTF-8),与字形码功能不同。
五、总结
汉字输出码是汉字显示的核心编码,其核心功能是将存储的点阵数据转换为可直观显示的图形。理解其定义和作用有助于掌握汉字处理的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