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字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重含义,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会意字属性 品字属于会意字,由三个“口”字组合而成,象征“众多”之意。甲骨文和金文呈现两种字形结构:一口在上两口在下,或两口在上一口在下。
基本笔画与结构
- 总笔画:9画
- 部首:口
- 结构:独体字,左右对称
二、核心含义与引申
本义:表示众多
最初指代人群(如“品人”指众人)或事物聚集(如“品物”指各类物品)。
引申含义
- 等级划分: 封建时代官吏分为九品,从高到低依次为: - 一品:君主 - 二品:诸侯 - 三品:大夫 - 九品:士人 - 质量评价
- 道德评价:指人的品德修养,如“人品”“品格”。
三、其他用法
动词用法:表示辨别等级或品尝,如“品茶”“品评”。
名词用法:指物品、种类、性质等,如“商品”“品类”“品质”。
四、文化内涵
品字通过字形与字义的关联,体现了古人对集体与个体关系的思考。例如“五品不逊”等成语,既包含等级划分,也蕴含道德教化意义。
综上,品字是兼具表意与引申功能的汉字,其内涵随着历史演变不断扩展,成为汉语中表达“群体”“等级”“品质”等概念的核心字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