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整体呈现高质量、均衡化、现代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教育质量与体系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常州市成为全省首个全域创成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的设区市,基础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1.32%。局前街小学、实验小学等学校在江苏省内享有较高声誉。
职业教育特色鲜明
职业教育与本地产业园区深度合作,形成“产教融合”模式。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等高校为区域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全省领先。
高等教育体系完善
拥有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大学等高校,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升显著。2024年常州市高校在籍研究生达6819人,本科学生6.92万人。
二、政府投入与政策支持
持续加大投入
近年累计投入超500亿元,优化教育支出结构,重点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例如武进区2023年投入375亿元新建4所学校。
创新教育政策
出台劳动教育地方性法规,通过太湖湾教育大营地强化实践教学;实施“常有优学”战略,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新格局。
三、教育公平与现代化建设
资源公平分配
通过实施500+项目,保障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区域倾斜,缩小校际差距。
教育现代化水平全省前列
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就,综合建设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四、社会认可与未来展望
常州教育以“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为支撑,持续深化教育改革,为建设教育强省和经济大省贡献力量。其教育质量、资源供给及公平性在江苏省内具有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