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起源时间与早期形式 汉字最早可追溯至约8000年前的贾湖遗址(龟甲符号),但系统化文字形成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甲骨文。甲骨文是最早的成熟汉字体系,主要用于卜辞记录。
文字发展阶段
- 图画起源: 原始社会晚期,先民在陶器、兽骨上刻画符号(如大汶口文化陶器刻符),逐渐演变为象形文字。 - 象形到形声
主流起源说 - 仓颉造字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黄帝史官仓颉整理“书契”创造文字,被后世广泛传播。 - 陶器刻符说:仰韶文化等遗址出土的陶器符号,被部分学者视为汉字早期形态。 - 殷商起源说:多数权威研究认为汉字源起于商代甲骨文,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文字特征
汉字是表意-词素音节文字,除极少数异读字外,读音与字形一一对应,具有系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