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其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最早符号阶段
中国境内发现的陶器符号、玉器刻画符号等,距今约8000多年,属于原始文字雏形,但学界对其是否直接演变为汉字尚无定论。
系统化文字形成
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4世纪)出现了甲骨文,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体系,主要用于占卜记录。甲骨文已具备表意、表音功能,标志着汉字系统的正式形成。
早期发展阶段
西周时期,文字进一步规范,出现了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和更简洁的篆书。战国时期各国文字逐渐统一,为汉字的传播奠定基础。
总结
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符号系统,但真正意义上的文字形成始于商朝晚期的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这一发展历程体现了从图形符号到抽象文字的演变,使中国成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古老文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