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书法以楷书为核心,其代表字体及特点如下:
楷书(官楷与行楷) - 官楷:
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的字体为典范,结构严谨、笔画工整,多用于文献典籍和宗教经文。 - 行楷: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代行楷代表作,兼具楷书规范与行书流畅,常见于政府公文。
其他主流字体 - 隶书:
在碑刻中仍占一定地位,但官方文书逐渐被楷书取代。 - 草书与行书:张旭、怀素等创制的草书(如《肚痛帖》《自叙帖》)及行书(如《玄秘塔碑》)在民间广泛流传。
书法家群体 - 唐代书法家辈出,被后世尊为“楷书四大家”:
- 初唐:
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
- 中唐:颜真卿
- 晚唐:柳公权。
总结:唐代书法以楷书为主流,兼具隶书、草书等多种书体,其成熟书体及书法家群体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