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句子成分主要包括以下八种,按功能分类如下:
主语 句子陈述或说明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通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或从句充当。例如:“他买了一本书”中的“他”。
谓语
描述主语动作、状态或特征的成分,回答“做什么”或“是什么”。必须由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且需与主语在人称和数上一致。例如:“他买了一本书”中的“买”。
宾语
谓语支配的对象,回答“谁”或“什么”。可作直接宾语或间接宾语。例如:“他给我一本书”中的“一本书”。
定语
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说明性状、数量、所属等,回答“什么样的”。例如:“红色的苹果”中的“红色的”。
状语
修饰动词、形容词或整个句子,回答“怎么样”“在什么情况下”。例如:“他快速地跑”中的“快速地”。
补语
补充说明谓语或宾语的结果、程度等,回答“怎么样”“到什么程度”。例如:“他跑得快”中的“快”。
表语
位于系动词后,说明主语的身份、特征或状态,回答“是什么”。例如:“他是老师”中的“老师”。
中心语
句子的核心成分,通常由名词或代词充当,是主语和谓语共同作用的焦点。例如:“他喜欢读书”中的“读书”。
说明:
主语和谓语是核心成分,其他成分起辅助作用。- 不同语言对成分分类可能略有差异(如英语含表语、补足语等),但汉语以八种分类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