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历史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但系统化文字形成于商代甲骨文时期。具体时间线如下:
起源阶段(新石器时代晚期) - 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遗址发现了刻划符号(约公元前4000年),被认为是汉字的萌芽阶段,具有简单文字特征。
- 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陶尊上的合体字(约公元前5000年)进一步支持汉字早期形态的存在。
系统化形成(商代甲骨文)
- 商代(约公元前16世纪)出现了成熟的甲骨文体系,用于占卜记录,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
- 甲骨文距今约3000多年,是目前可确证的最早汉字形式。
早期发展阶段
- 夏代(约公元前21世纪)已有文字和文献记录,但具体形态和体系尚存争议。
- 金文(青铜器铭文)和更早的结绳、刻契等符号系统为汉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
汉字的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符号系统,但真正形成系统的文字是在商代甲骨文时期。这一过程跨越数千年,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历史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