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官方仍使用汉字的主要原因如下:
避免同音字歧义
韩文为表音文字,存在大量同音词(如“민수”对应“民秀”“敏修”等),在身份证、法律文书等场景中易引发混淆。汉字能准确区分同名个体,保障信息准确性。
历史与文化传承
汉字在韩国传播历史悠久,高句丽、新罗等政权均以汉字记录典籍、法律。部分学者甚至声称汉字起源于古代高丽,保留汉字有助于维系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
法律与官方文书需求
法典、档案等正式文件需精确表达,汉字能更清晰地传递法律条款和历史信息。例如,废除汉字可能导致无法识别祖先墓碑等文化符号。
现实使用便利性
韩语书写效率较低,汉字在公文、报刊等场景中更高效。此外,部分行业(如法律、医学)因专业术语复杂,依赖汉字确保专业性。
综上,汉字在韩国的保留是出于实用性、文化传承与法律需求的综合考量,而非单纯的文化认同或排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