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付款项的会计分录需根据交易性质和会计政策进行准确记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常规未付款项处理
收到发票但未付款 企业采购商品或接受服务但尚未支付款项时,需记录负债增加和资产增加:
$$
text{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quad text{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text{贷:应付账款} quad text{(供应商名称)}
$$
例如:购入原材料10,000元,增值税1,700元(一般纳税人):
$$
text{借:原材料} 10,000 quad text{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
text{贷:应付账款} 11,700
$$
月末暂估入库
若月末未收到发票,需按预计金额暂估入库:
$$
text{借:原材料(暂估金额)} quad text{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text{贷:应付账款} quad text{(暂估供应商名称)}
$$
次月初用红字冲回:
$$
text{借:应付账款(暂估金额)} quad text{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text{贷:原材料(暂估金额)}
$$
二、其他注意事项
应付账款的核算范围
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未付款项,以及应付票据、预付款项等。
特殊场景
- 预付款项: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会计政策的影响
具体分录可能因企业会计政策(如成本核算方法)不同而有所差异,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
通过以上分录,企业可准确反映未付款项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并确保账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