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岗位与收入的填报,需根据就业形式和具体要求进行规范填写,具体说明如下:
一、就业岗位的填报规范
招聘表填写 - 严格按招聘信息中的职位名称填写,如“新媒体运营专员”不可改为“运营经理”或模糊词汇“专员”。
- 若岗位有明确职称或头衔(如“主治医师”),应直接采用。
劳动合同填写
- 岗位名称必须与劳动合同完全一致,否则可能影响社保、薪资等权益。
- 若岗位有细分类型(如“技术支持工程师”与“IT工程师”),需选择最符合工作内容的分类。
系统填报要求
- 通过“广东大学生就业创业”小程序填报时,建议优先选择系统提供的职业分类选项。
- 若单位类型不确定,可咨询公司获取企业信用代码查询平台(如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二、收入的填报规范
灵活就业者
- 需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填报,可选择月收入或年收入。
- 收入需包含基本工资、奖金、补贴等所有现金性收入,建议提供3-6个月的平均收入作为参考。
在职人员
- 转正后薪资一般以税前月收入为准,需包含五险一金等。
- 若薪资结构复杂(如销售提成),应明确标注具体构成。
三、其他注意事项
信息真实性: 所有信息需与劳动合同、工商登记保持一致,避免虚报。 动态调整
政策咨询:填写前可咨询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或企业HR,确保符合最新政策要求。
通过规范填报,既能保障个人权益,也有助于用人单位准确统计和管理人力资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