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单位工资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具体方法如下:
一、工资构成
基本工资 根据岗位等级、职级和工资标准确定,是工资的核心组成部分。
绩效工资
与工作表现、考核结果挂钩,常见形式包括月度绩效奖、年终奖等。
津贴补贴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如交通补贴、餐补)和补贴(如住房补贴、通讯补贴)等。
二、月工资计算方法
标准计算公式
- 日工资: 月工资收入 ÷ 21.75天(月计薪天数) - 小时工资
- 应出勤天数:21.75天 - 法定节假日天数(11天)
实际发放公式 - 实发工资:
月标准工资 - 月标准工资 ÷ 21.75 × (应出勤天数 - 实际出勤天数)
- 含加班工资:实发工资 + 加班工资(平时1.5倍、周末2倍、法定节假日3倍)
三、特殊说明
未签书面合同 若用人单位未在用工满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需按《劳动合同法》支付双倍工资,计算基数为当月应得工资(含奖金、津贴等)。
月平均工资计算
- 社保基数:取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 ÷ 在职职工人数
- 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2倍的,按2倍计算
四、其他注意事项
奖金计算: 如年终奖、季度奖等,需按实际发放金额计入当月工资; 地区差异
通过以上方法,可系统计算出就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及个人实际到手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