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业包保情况的撰写,需结合具体工作内容、实施措施及成效进行系统总结。以下是一个结构化撰写框架及示例内容,供参考:
一、工作背景与目标
政策依据 根据市扶贫办统一部署,承担包保帮扶贫困村及贫困户任务,具体涉及新兴村和长园村56户贫困户。
年度目标
- 完成精准就业帮扶,助力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二、具体实施措施
精准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
- 走访帮扶: 2016年组织4次入户走访,了解实际需求,累计解决12个实际问题(如生活用品捐赠、就业信息对接等)。 - 物资支持
精准就业扶贫 - 数据统计与任务分解:
全市脱贫任务5784户13715人,通过细化到县、村的目标,确保责任落实。
- 帮扶成效:实际帮扶贫困劳动者2043人,实现就业2366人,超额完成省厅目标任务。
- 制度建设:建立包保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签订《党组织结对共建协议书》,完善建档立卡、定期沟通、岗位推荐等三项制度。
三、工作成效与亮点
超额完成任务:就业帮扶人数及脱贫成效均超省厅目标,显著提升贫困群体生活水平。
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管理,形成常态化帮扶机制,为后续扶贫工作奠定基础。
四、经验与反思
精准对接的重要性:通过定期沟通和精准岗位推荐,提高帮扶效率。
部门协作:与扶贫办、乡镇政府等多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示例总结(综合化表述)
"2016年,我局在市扶贫办指导下,针对泾县云岭镇新兴村和长园村56户贫困户实施包保帮扶,通过4次走访解决实际问题、物资捐赠及就业对接,助力2043人实现就业,超完成省厅目标。同时,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精准就业扶贫奠定基础。未来需进一步拓展岗位资源,深化校企合作,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