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后,考生需注意以下信息切勿晒到社交媒体,以保护个人隐私和防范诈骗:
一、核心敏感信息类
准考证 包含姓名、学校、考试地点等关键信息,易被用于冒领成绩单、伪造录取通知书或实施诈骗。
身份证
即使打马赛克,信息仍可通过图像修复技术恢复,建议避免公开。
考生号及密码
用于查询成绩、录取结果及体检报告,且密码若泄露可能导致志愿篡改。
二、重要文件类
成绩单及成绩查询页面截图
展露考生号、姓名等隐私,且截图可能被用于精准诈骗。
志愿填报纸质表
包含姓名、身份证号、学校等敏感信息,需谨慎处理。
录取通知书
内含照片、姓名、身份证号、录取专业等完整信息,易被用于诈骗。
三、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公开查询页面: 成绩查询页面截图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完整信息。 谨慎处理纸质文件
警惕二次诈骗:即使信息未被直接泄露,也可能因其他渠道暴露隐私,需定期检查银行账户及通讯记录。
建议考生将上述物品密封保存,重要文件仅限本人使用,必要时咨询学校或警方。高考只是人生一站,个人信息安全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