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物理教学内容以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力学、电磁学、光学、热学、近代物理等模块,并强调实验技能与数学工具的融合。具体如下:
一、核心知识模块
力学 - 运动学:直线/曲线运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
- 力学定律:牛顿三大定律、动量定理、刚体平衡分析(杆/绳/轮/滑轮)
- 能量与功:机械能守恒、功率计算、动能与势能转换
电磁学
- 电场与磁场:库仑定律、电势、磁场特性(电动机原理)
- 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磁感应(磁感应强度、感应电动势)
光学
- 光的传播与反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小孔成像
- 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方程、应用
热学
- 热力学定律:第一/第二定律、内能、热量传递
- 物质状态变化:熔化/凝固/汽化过程
近代物理
- 原子物理:原子结构、核能、放射现象
- 光的波动与量子: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部分省市涉及)
二、关键能力与素养
能力要求: 理解、推理、分析综合、数学应用(函数、图像、三角函数)及实验探究能力 核心素养
三、实验与数学融合
实验考查:教材实验原理、方法、数据处理及设计性实验(如类比推理解题)
数学工具:利用函数关系、几何方法、极值问题解决物理问题
四、选修内容
选修模块:选修3-1(电学)、选修3-2(电磁感应)、选修3-3(热学)等,占比约30%
建议:必修一、必修二(占比70%)为必考基础,选修内容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