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是夏季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家长需通过教育、监管和应急措施共同保障孩子安全。以下是家长需做到的关键事项:
一、履行监护责任
时刻看护 :无论何时孩子接触水边或水域,家长需保持视线接触,避免分心。四知道
- 知去向:
清楚孩子每天去向、活动内容及返回时间;
- 知同伴:了解孩子常与谁同行;
- 知归时:掌握孩子外出返回的具体时间;
- 知内容:清楚孩子活动细节。
二、强化安全教育
六不准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擅自下水施救。
四不要
- 不无家长陪同游泳;
- 不在危险水域(如野塘、水库)玩耍;
- 不在上下学途中靠近水源;
- 不擅自离开监管范围。
三、掌握应急技能
自救方法
- 保持漂浮姿势,用脚踢水维持体力;
- 抽筋时深吸一口气,拉伸抽筋部位;
- 突发不适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正确救援
- 优先呼救或拨打110、120;
- 利用救生圈、木板等抛向溺水者;
- 俯卧救人时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四、日常管理措施
活动监管:
双休日及假期加强关注,拒绝孩子单独外出游泳或到水边;
安全教育:
通过口诀、案例等形式反复教育,强化风险意识;
设施保障:
游泳时选择正规场馆,确保佩戴浮身物。
五、建立安全机制
信息沟通:
保持与孩子的联系,及时掌握异常行为;
制度落实:
配合学校安全教育,对离校学生进行追踪;
技能培训:
学习心肺复苏(CPR)等急救技能。
通过以上措施,家长可有效预防溺水事故,保障孩子生命安全。若发现险情,切勿盲目施救,及时寻求专业帮助。